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近日,我區精心制定的《普陀區航運服務集聚區專項支持政策》正式發布。該政策圍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綠色新業態發展等方面,提出17條核心舉措,以真金白銀的扶持和清晰的政策導向,為各類航運服務企業指明發展方向、注入發展動力。
今年以來,我區緊抓省級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契機,持續深耕航運服務領域,交出亮眼“成績單”:1至8月,航運服務集聚區實現總營收33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74%;海事服務總產出180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60%;船舶維修產值88.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8%;保稅燃料油加注量達196萬噸,占全市45%,結算量500萬噸,占全國40%。
繪就藍圖
政策引領“向海圖強”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局。建設高能級航運服務集聚區離不開科學完善的頂層設計,我區自年初成功通過省級航運服務集聚區評審后,便將頂層設計作為“先手棋”,以政策為筆、機制為墨,勾勒出清晰的發展藍圖。
《普陀區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方案》明確提出,以錨地綜合海事服務為核心,以“一總部三基地”建設為載體,聚焦船舶修造、船舶供應、船舶運輸等重點領域,突破高端航運金融服務,形成一批走在全國前列的特色亮點和標志性成果,實現航運服務能級整體躍升。
該建設方案立足本地產業根基。我區地處長江、錢塘江、甬江三江入海交匯處,坐擁2條國際航道和6條國際海運航線,是浙江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全國最大的船用燃料油供應港,保稅船燃供應船舶數量占全市一半;化學品船運力規模占全國四分之一;江海直達運力占全市四成……雄厚的產業基礎,為集聚區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政策制定提供了現實依據。
為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我區創新建立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聯席會議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同時,加快制定《專項支持政策》,配套形成《實施細則及資金管理辦法》初稿,預計11月底前兌現省補及區級配套資金,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招引落地
筑牢產業“四梁八柱”
在科學頂層設計和有力政策護航下,我區航運服務集聚區建設熱潮涌動。前三季度,項目招引碩果累累,工程建設全速推進,處處展現“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蓬勃氣象。
招商引資為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今年8月,我區提前完成全年招引30家海事服務企業的目標,實際落地33家。新引進企業含“金”量十足:中威國際海運投資20億元新建8艘LNG動力甲板運輸船,首艘1.6萬載重噸船舶已開工,年底投運后將填補普陀無甲板運輸船的空白;浙江鑫洋海運投資3億元新建2700標箱集裝箱船,進一步壯大集裝箱船隊規模;浙江普興海運投資2.8億元新建2艘5.7萬噸散貨船,預計年底開建,優化干散貨船型結構……這些重磅項目的落地,不僅是數量的增加,更是運力結構和產業能級的優化提升。
項目招引“拔節生長”,平臺建設“夯基壘臺”。國際蝦峙門中國(普陀)航運服務產業園發展定位日益清晰,已入駐企業25家,涵蓋運營、維修、供應、運輸及船員管理等業態,引進上海航運促進會、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等4家功能機構與院校,機修車間與物料倉庫入駐率分別達60%和50%。
今年7月,產業園成功增設小干園區,掛牌成立普陀公共保稅倉儲物流園區,形成“一產業園兩功能區”聯動發展新布局,產業承載空間和功能得到極大拓展。
重點工程項目“快馬加鞭”:總投資6.87億元的東白蓮島油品儲運擴建工程進入沖刺階段,全力推進10月底驗收投運目標;西白蓮綠色海工制造與運維基地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中遠海運船塢、碼頭工程投資完成率超預期;條帚門航道擴建工程完成年度投資;華泰石油東白蓮島油品儲運工程、萬邦重工綠色智能運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建設……這些項目的快速推進,為集聚區打造了強健“筋骨”,奠定了未來發展硬核支撐。
創新驅動
實現多領域“首單首創”
9月2日,全省首套船用二氧化碳捕集裝置在龍山船廠完成安裝。該裝置可高效捕獲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并轉化為液態,為后續液態二氧化碳(LCO2)卸放業務提供硬件支撐,也為探索全球首單船對船LCO2錨地卸放業務奠定基礎。
這一“全省首套”的突破,是我區在航運綠色轉型賽道上“搶跑爭先”的縮影。今年來,我區在多個領域實現全國、全省“首單”“首例”“首批”突破,持續擦亮“普陀航運服務”金字招牌——
全國首個新能源船舶“甲醇燃料供給系統模擬培訓平臺V1.0”成功發布,填補國內船用甲醇燃料加注供給模擬培訓的技術空白;率先完成離島油品樣品無人機送檢;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成功入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成為浙江省船舶修造領域首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入選全省低空經濟“先飛區”試點名單,正爭取開辟“東白蓮—六橫”海事服務無人機專線;完成全國首單“先供船后報關”保稅潤滑油供船業務;《創新構建海事服務產業法治保障體系》案例入選浙江省2025年首批營商環境“微改革”案例,為國際海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普陀經驗”;普陀馬峙錨地具備“燃料油+物料”兩舷同步供應能力;加快推進全國首個內貿化學品景氣度指數、全球首個國際航行船舶修理普陀價格指數編制,計劃今年四季度發布……
從頂層設計的藍圖規劃,到項目建設的千帆競發,再到創新領域的“首單首創”,普陀航運服務集聚區正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面向四季度,我區已確立更高目標:年底前,計劃完成航運服務集聚區總營收超500億元,主導產業占比超83%;培育主導產業規上企業5家,推動區域內就業人數增長5%以上;新增省級航運服務領軍企業1家;實現保稅燃料加注和結算規模分別達300萬噸、800萬噸,船舶維修產值突破100億元,海事服務總產出達300億元。
普陀,已把舵定向,未來將以更昂揚的斗志、更務實的舉措,不斷推動省級航運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浙江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