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別節目《烽火戰歌》,展現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里斯本丸”營救事件中的東極漁民后代代表——吳布偉與吳小飛受邀參與節目錄制,登臺講述那段發生在二戰期間驚心動魄、超越國界的生死救援故事。
吳布偉的祖父吳其生,曾親身參與救援行動并與有關人員護送三名英俘。作為救援者后代代表,吳布偉參與《烽火戰歌》的節目錄制,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先輩們常說‘見死不救,愧對大海’,即便面對日軍瘋狂掃射,包括我爺爺在內的198名東極漁民,義無反顧劃著小舢舨沖進大海,共出動46艘漁船,來回65次,最終成功救起384名英軍戰俘。”吳布偉動情地說,“作為他們的后人,我無比自豪。”
得知要參與節目錄制,吳布偉出發時特地帶上了當年爺爺和島上漁民給英俘送飯的飯籃和碗,在節目上進行展示,他說:“英俘上岸時饑寒交迫,盡管那時島上漁民生活很困苦,大家還是毫不猶豫地拿出了魚干、米粥和番薯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是朋友,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
近年來,圍繞“里斯本丸”營救事件的民間交往日益增多,東極救援漁民后代與英軍戰俘后代之間的交流,已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成為兩國人民友誼與文化互鑒的橋梁。
吳小飛是救援漁民后代吳其麟的孫女,同時也是東極的一位漁民畫創作者。為了參與節目錄制,她特地帶上了兩幅具有特殊意義的畫作:一幅是英俘后代格雷厄姆·薩克斯比于2024年2月贈送的,題為《里斯本丸和東極島的漁民》;另一幅是她今年剛剛創作完成的,題為《擁抱和平》,畫中兩個身影緊緊相擁,正是她與英俘后代簡·克萊門茨。
吳小飛告訴記者,她和簡·克萊門茨因多次在“里斯本丸”營救事件紀念活動中相遇而結下深厚友誼,并保持書信往來、互寄禮物。去年,簡首次來到東極,送給她一支特別定制的筆,上面不僅有兩人擁抱的畫面,還用外語寫著“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她的擁抱充滿真誠與激動,讓我感到無比溫暖,所以我以此為靈感創作了《擁抱和平》這幅畫。”吳小飛說,這不僅是她們之間的擁抱,更是對和平的深切渴望與呼喚,“我希望通過這幅畫傳遞一個信念:愛沒有國界、不分民族、超越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