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5110

主辦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融媒體中心(區廣播電視臺)
從一個朋友圈、一條短視頻、一條小推文,到一個個點贊、轉發、評論,2024年中國大學生籃球冬令營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波熱潮。
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網絡世界,我們應該回歸本心認清自己。各地風情有異、資源不同,這就決定了每座城市的“人設”是不同的。在這次冬令營的網絡傳播中,普陀將“藍海”與“籃球”深度結合,海味特色產品、海洋特色旅游、海島花式互動……交織出一段大海、籃球與夢想的奇幻旅程。因為我們“不一樣”,所以才有互聯網上的驚喜呼應,從而實現了從新聞實事傳播出圈,到人文情感傳播出圈,再到文化價值傳播出圈的升級。冬令營期間,那些一次次刷屏社交媒體的短視頻就是最好的印證。
當然,哪怕是踩對了網民的心理節奏,要讓網絡流量轉化成實際流量也并不容易。如果我們用“后視鏡”來看看這兩年被流量砸中的網紅城市,會發現哪怕是天上掉餡餅,也要有接得住的能力。例如淄博人用上下一心和好客熱情,讓人記住了齊魯大地的厚道民風與政通人和。哈爾濱用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蘊和“東北式”的文旅服務,闡釋了厚積薄發的深意。
所以說,氛圍感迷人,體驗感更重要。互聯網造勢最終只是手段,要將網絡引入的流量變現,關鍵還在于踏踏實實做好“繡花功夫”,提升自身實力。
這次的冬令營我們為“火出圈”有備而來,比如悉心完善配套設施、用心做好游客接待工作、精心設計賽事配套活動……沒有一項是臨時起意的設計、心血來潮的安排。而“火出圈”之后,我們更有冷思考。流量是變量,只有服務才是定量,并最終能成為增量。普陀要抓住出圈機遇順勢而為,在修煉內功上下功夫,即使有一天流量褪去、熱度散去,我們也擁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底氣。
也正是因為在追流量的過程中,我們更注重沉下心來改進硬件、更新服務、提升內涵,才將流量化為了“留量”。